为全面贯彻北京理工大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指导方针,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20年6月30号上午,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09311601班于线上成功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德育答辩活动。答辩由班长陈奕恒同学主持,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工作办公室主任王群超、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庞思平、材料学院高分子系党支部书记李晓东、材料学院高分子系主任李晓萌、09311601班主任孙成辉和16级本科生辅导员李明哲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经过前期班委的充分准备以及同学们的积极配合,答辩会于上午九点准时开始。本次答辩活动要求每名学生以PPT形式面向广大同学和老师进行个人陈述,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审视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在答辩过程中,每个人都回忆了自己在德育开题时定下的目标以及完成情况,分享了自己大学四年来的收获与成长,并畅想了毕业以后的目标和发展。首先发言的霍正同学分别总结了自己大一到大四的得与失,提出了 “学会自律、终身学习、锻炼身体”的目标。龚士博同学在展望未来时,表示自己将会始终铭记北京理工大学“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张金祥同学以“致四年青春”为主题,回顾了这四年来的点点滴滴和自己的成长与蜕变,并在最后对母校、老师、同学和辅导员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在场领导和老师们听完同学们的答辩之后,在这即将离别之时为同学们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送上了青春寄语。
王群超老师指出,虽然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进行了德育答辩,但是同学们精神状态都很好,都认真完成了大学四年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同学们不论选择深造还是工作,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值得指出的是,同学们毫不避讳地指出自己的缺点和遗憾,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体现了北理学子实事求是的特点。未来希望大家整装待发,将毕业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在以后的发展中再接再厉,继续展现北理工学子的风貌。
庞思平院长在听过德育答辩之后,将自己的感受概括为祝福、希望和邀请三个词语。首先是祝福,庞院长说道,从德育开题到德育答辩,同学们很好地完成了德育的初衷、目的和过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是大学的第一个目的,也是德育答辩的目的。同学们从开始的不明确、迷茫,到今天答辩时都能有所收获,并进行了反思做出了未来的展望,都完成了德育答辩的要求。大家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有了实践、思考,也有了前行的动力,不仅在学业上毕业了,在德育上也毕业了,庞院长祝福大家有成功、美好、自信的未来。 第二点是希望,庞老师指出毕业只是一个小的符号,未来的人生道路还会更长,但是这是很重要的转折符号,这是因为大学开始让大家独立思考,并进入调整方向、寻找方向和坚定方向的阶段。在经过这样的阶段之后,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更大的挑战、更高的追求和更丰富的人生。现在同学们初步做到了在明明德,但是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还等着大家实现。庞院长希望同学们把自我的追求与人民和国家结合在一起,做到高度融合统一,从小我到大我再回归本我,回归到至善的状态。希望大家掌握应对挑战、战胜挑战的能力,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并要保持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状态和心态,秉承“材以养德、料以治学”的院训,将才华和人生追求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凝练和升华,拥有更加精彩、丰富、成功的未来。第三点是邀请,庞院长表示,虽然今年无法面对面答辩,也无法像往年一样毕业典礼,但这并不重要,我们共同见证了特殊疫情,也共同经历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变局和挑战的情况下,都勇敢克服勇敢战胜的旅程,这对我们来说都是特殊的难忘的经历。庞院长表示,作为一个学校,老师和同学共生共长,希望同学们有什么心得和困惑都能回来与老师分享。庞院长邀请同学们随时回到母校建言献策,分享成功的喜悦。
李晓东老师说,在三年前德育开题时,大家谈的都是谈诗和远方,对未来的期盼;如今大家各奔东西,同学们有的选择出国、有的选择读研,有的选择工作,大家的未来已经确定了一大部分。大学四年对大家来讲是非常宝贵的经历,未来希望大家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当回望这一生时,要做到俯仰无悔。
李晓萌老师在发言时表达了对大家的想念,她告诉同学们无论任何时候学校都欢迎大家,也希望同学们跟学校和老师保持联系。李老师表示,学校在育人时不仅对同学们知识能力和素养提出了要求,还在气质、品性和人格等方面为大家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希望大家在未来成为领军领导人才。大家在这四年里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和能力,还丰富了阅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文化素养,并且锻炼了社会工作能力,大多数同学都在这四年学习生活中逐渐认清了方向,并且坚定了方向。李老师希望大家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都会有很好的机遇,也会面临严峻的挑战、激烈的竞争和压力。希望大家能够努力拼搏,在人生舞台成就自己,为社会、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成为北京理工大学的骄傲。
在会议期间,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书记副院长王浩宇老师在毕业生行李打包现场为同学们送上了惊喜,他告诉同学们“凡为过往,皆为序章;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陪伴了我们四年的辅导员李明哲告诉大家,这个毕业季虽然特殊,但是学院在尽全力为大家弥补遗憾,为大家准备了学士服、印章和毕业照等纪念礼物,并祝愿每位同学毕业快乐!
孙成辉老师在发言时说道,从2016年8月26日到2020年6 月30日,同学们在北京理工大学度过了1404天,高分子班的28位同学成功书写了28段精彩的大学人生,大家从今天开始将开启新的征程。孙老师对同学们表达了祝贺和祝福:四年前你以北理工为荣,今后北理工将以你为傲。同时也表示,遗憾也是风景,他永远在五号楼等着同学们回来补拍毕业照,补开毕业香槟!
四年时光匆匆逝去,在北京理工大学的这四年将会成为每位同学最难忘的时光。大学生活划上句点的同时,我们又将开启新的篇章。由于疫情原因,我们无法相聚在一起,好好道别,希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班的每位同学都继续努力,他日我们再相会。祝愿每一位毕业生毕业快乐,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