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因其低能耗、窄带发射光谱、高对比度等特性,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理想选择。目前,红色和绿色QLED在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已接近商业化标准,但蓝色QLED,尤其是图案化蓝色QLED,仍面临效率低、稳定性差和分辨率不足等挑战。传统图案化方法容易导致量子点排列无序,引发非辐射复合和电荷泄漏,从而降低器件性能。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实现蓝色量子点长程有序排列的高效策略,对于推动QLED的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要点
要点一:蓝色量子点由于尺寸较小,粒子间相互作用较弱,导致其在图案化过程中难以实现有序排列。针对这一问题,团队提出了一种芳香增强的毛细管桥限域组装策略,通过引入短链芳香配体(3-氟肉桂酸,3-F-CA)增强量子点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蓝色量子点的长程有序排列。
图一 3-F-CA对量子点性能的影响
要点二:通过溶剂蒸发诱导三相接触线定向滑动,在微孔内形成有序阵列。借助3-F-CA的分子间作用力,克服流体动力学干扰,实现精度可控的量子点排列。所得阵列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掠入射小角X射线散射观测到清晰布拉格衍射斑点。长程有序结构使载流子迁移率提升,电荷泄漏减少。
图二 长程有序量子点阵列的制备和性能
图三 QLED的性能表征
要点四:基于该技术团队成功制备了最小3 μm×3 μm像素的蓝色QLED阵列,分辨率突破5000 PPI。不同像素尺寸器件性能统计显示:3μm像素器件仍保持18.3%的平均效率、7.3万尼特亮度及48小时的工作寿命。构建的10 mm×10 mm显示设备可实现清晰图像输出,528像素区域良率达99.6%。该策略同时适用于红绿量子点,为全彩QLED显示提供统一解决方案。
图四 高分辨率QLED器件和静态电致发光图案展示
结论展望
本研究通过芳香增强与毛细管桥限域组装的协同作用,成功实现了蓝色量子点的长程有序排列,制备的QLED器件的峰值外量子效率24.1%,最高亮度达到101,519 cd m-2。器件的最小像素尺寸达到3微米,分辨率超过5000 PPI,为高分辨率显示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项研究为量子点材料的自组装和图案化技术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未来,该技术有望在柔性显示、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发展开辟新方向。
文章链接
Jia, Y., Li, H., Guo, N. et al. Long-range order enhance performance of patterned blue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Nat Commun 16, 7643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2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