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学科建于 1952 年,1955 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 年获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5 年首批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88 年列为机械电子工业部的重点学科,1991 年被评为兵器工业部重点学科,2001 年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是国家 211 工程、985 工程建设重点建设的学科。2005 年 获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权。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建成了能支撑材料科学与工程各学科方向的集材料设计与制备、分析与性能表征、使用性能考核的系统研究平台,具备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材料科学重大问题的能力,承担了大量国家级重大及重点项目,许多科研成果实现了工程化应用。
近五年,本学科作为牵头单位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 20 余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3项、 国防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 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项。 本学科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工程院院士 2 人、 973 首席 2 人、 长江学者 1 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中组部千人计划 1 人、中组部青年千人 7 人、 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 2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 1 人、型号总师 1 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 4 人、国防科技工业 “511 人才工程” 3 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 1 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 12 人。
本学科建设有各种国家级和省部级支撑平台,包括冲击环境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国家阻燃材料阻燃材料与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能量密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及化学能源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北京市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与绿色应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纤维素及其衍生材料工程中心、教育部火安全材料与技术工程中心等。
本校材料学科自 2010 年起进入 ESI 排名世界前 1% 行列;2017 年和 2018 年位列 QS 世界大学学科全球排名前 100 名,位列国内高校第 6 名;2018 年位列 US news 世界大学学科全球排名第 62 名。主要研究方向有:
1.毁伤与防护材料
以战斗部材料和装甲防护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
2.先进材料成型理论与技术
主要包括特种材料的液态成形理论与技术、战斗部材料塑性加工改性新技术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粉末冶金技术研究、材料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与仿真技术研究。
3.低维材料物理与化学
主要包括零维、一维、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特别是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性能的研究。
4.功能高分子与阻燃材料
以生物医用材料、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阻燃材料研究为特色。
5.材料表面工程
主要包括表面特种功能涂层材料设计与优化、热喷涂工艺数值模拟、涂层材料制备、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及表面特种功能涂层加工等。
6.含能材料
包括高能量密度化合物、含能聚合物、纳米含能材料、功能含能助剂的分子设计、合成与制备工艺,高性能固体推进剂及装药技术,固体推进剂成型工艺与应用,包覆层与绝热层材料技术,高能混合炸药及装药技术。
7.能源与环境材料
研究各种新型化学电源、物理电源的关键材料及其工程应用技术,各种新型绿色能源材料的分 子设计、合成表征、仿真模拟、性能预测和经济性评价,能源材料制备与应用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环境材料失效机制以及各种废弃物品的资源化与再生利用技术,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的理论问题,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系统科学方法及应用实践等。
目前,材料学院设有学术型博士,学术型硕士培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