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材料学院关于开展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更新申报时间)

  按照学校《关于开展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为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服务社会,接触国情社会、增强责任意识,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实践“广覆盖、促发展、提能力、获真知”的工作理念,学院决定继续开展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团十七大精神,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按照党的要求健康成长。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认真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及《中共北京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实施意见》(党发〔2010〕24号)精神,开展此次社会实践活动。

  二、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工作组,继续采取学院组队和自由组队两种方式,并给予团队一定经费支持。

  三、活动主题

  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按照“传统文化教育”、“专题社会调研”、“志愿公益服务”、“深度体验观察”、“探寻校友足迹”五种实践组织模式,对实践团队前期准备、中期组织和后期总结、评比等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实践育人的深层化和实践成果的多样化、精品化:

  (一)传统文化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现代文明结合的独特体现。组织学生深入祖国各地,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梳理和萃取其中的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对民风、民俗、语言文字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通过文字、照片、影像等手段加以整理、记录。鼓励大胆创新,用各种形式展示和弘扬传统文化。

  (二)专题社会调研

  鼓励同学们关注社会焦点话题,对某类热点问题或现象进行专题调研和综合分析,在调研中深入思考和理解社会现实,并就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承担起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

  可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开展行业专业调研、科技推广、企业帮扶、环境保护等活动,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促进广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专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引导学生尽早树立服务和就业意识,思考和规划人生道路,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

  说明:经专家评审后,专题社会调研类优秀申报项目可作为“世纪杯”培育项目,获得额外启动经费,同时参加社会实践和“世纪杯”项目评选。

  (三)志愿公益服务

  鼓励学生关注弱势群体,服务社会需求,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为社会奉献爱心、贡献力量,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开展扶贫支教、关爱敬老、公益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关爱孤寡老人、残障人士、低保人群、农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乡村学校等开展支教服务活动;开展以服务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为重点的“三下乡”活动,通过科普讲座、文艺演出、普法宣传等形式,将校园先进文化送到基层;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工厂、农村。探索高校与落后地区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有组织、有实效的公益服务系列活动。

  (四)深度体验观察

  鼓励学生深入接触基层群众,体会国情民情,感受社会发展现状,借鉴参与式观察及深度访谈的方式,融入到访谈对象的工作、生活当中,亲身体验访谈对象的生活方式,了解其真实的经历、感受、观点见解,从中挖掘深层次的社会规律,探求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可把关注核心放在“人民”上,体察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大众的情感、认知方式以及生存、生活、生产和生命状态,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望,从而正确、全面地看待中国的现状和发展,激发自身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坚持“三个自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探寻校友足迹

  组织学生开展寻访校友、探寻北理校史等历史回顾、记录类活动,深入了解母校在各个历史时期为祖国做出的贡献以及北理校友的优秀事迹,通过开展采访、座谈、实地参观等活动,增强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主要依托校友会和学院校友资源,在已有基础上重点走访北京、苏州、内蒙古、甘肃、湖北等地的中青年校友。通过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成功经验,激发在校生的爱校之情、兴校之心,指导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四、工作安排

  (一)宣传动员:5月8日—5月15日

  (二)项目申报:5月16日—6月3日

  我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自由组队,以团队为单位自由申报,按要求提交材料。如团队中有其他学院学生,只要团队队长为我院学生,也可参加我院实践项目申报。

  (三)学院评审立项:6月4日—6月6日

  成立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评审小组,针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准予院级立项,并确定立项经费等级(附件2)。由学院团委登录学校社会实践申报系统(http://xtw.bitss.com.cn),统一将院级立项进行网上申报。并从中推荐两个项目参加学校“品牌项目”和“校级项目”的申报(附件4)。

  (四)培训辅导:6月7日—6月8日

  针对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报告撰写等内容开展集中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附件3),团队负责人获得结业证书后,所在团队才可进行分类立项、参与评选表彰。

  (五)学校评审支持:6月9日—6月20日

  学校针对各基层团委、团总支推荐的实践团项目申报资料进行评审,对项目进行学校层面的分类立项和经费支持(附件4)。

  (六)发团仪式:6月21日—6月30日

  介绍社会实践总体情况和筹备工作,指导教师、实践学员代表交流发言,对实践团队进行动员、授旗。

  (七)开展实践:7月初—8月底

  发放实践物资,各实践团队按计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八)学院内总结交流评比:9月5日—9月22日

  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团队应认真进行总结,9月15日前提交相关材料(附件5)。9月22日前开展学院内部交流评比会,根据评分标准评选院级优秀团队和个人(附件6)。并推荐一定比例的优秀团队和获得学校“品牌项目”和“校级项目”立项的团队参加学校评比。

  (九)学校评比表彰:9月23日—10月27日

  学院推荐的实践团参加校级评比。学校举办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展示(附件6)。

  五、工作要求

  (一)全面指导、注重安全。学院指定一名专职团干部担任“安全管理联络员”。实践期间,实践团团长应落实“每日一报”制度,每天向所在学院团委安全管理联络员汇报安全情况,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与安全管理联络员取得联系。“安全管理联络员”实施安全问题“零报告”制度,每天至少一次以短信形式向学校社会实践指导中心相关人员报送本单位所有团队安全情况(电话号码:15652591540)。如有漏报取消先进工作单位评选资格。

  (二)营造氛围、提升效果。学院网站、学院官方微信平台“鸿材书院”和新浪官方微博“北理工材料学院”将发布社会资源、实践活动安排和各实践团新闻,要求各实践团队关注账号,通过邮箱投稿,以便及时发布活动情况和团员感想。

  联系 人:刘艳  张博文 陈萍

  联系电话:68913938

  联系邮箱:bitmsetw@163.com

  材料学院团委

  2014年5月13日

  附件目录

  附件2:材料学院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流程

  附件3: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训通知

  附件4:材料学院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支持办法

  附件5:材料学院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展示说明

  附件6:材料学院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奖办法

 

 

  附件2:材料学院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流程

  一、申报要求

  结合本年度社会实践主题,将爱校荣校教育、专业实践、科学研究、就业创业、回报社会等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完成高水平的社会调查报告,产生高水平的社会实践成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申报时间

  2014年5月16日—6月3日

  三、项目申报流程

  (一)组建团队

  参加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必须是2014年9月之前在校的学生(2010级已录取为本校研究生的,可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要求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每个团队至少由三人组成,鼓励以班级、团支部、课题组或宿舍为单位组团。

  (二)选聘指导教师

  所有实践团应确定一名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实践团前期立项、活动开展、后期总结等工作。鼓励专职团干部、专业教师作为带队老师带领实践团赴实践地开展活动。

  (三)选择实践地点

  联系社会实践地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均可。但选择实践地应该以保证实践团安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与实践调研课题相关为原则。为方便联系实践地,校团委提供联系实践地联系证明。有需要的团队可填写联系证明(附录1),由学院团委到校团委统一盖章。

  (四)项目申报

  6月3日前,各团队需提交以下材料:

  1.团队立项申报表(附录11)。纸质版交到5#536,电子版发送至bitmsetw@163.com

  2.个人责任(附录2)。纸质版交到5#536。

 

 

  附件3: 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训通知

  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培训工作由校团委主办,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承办,开设针对我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培训计划。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简介

  培训人员名额将按照各基层团委、团总支申报项目数量进行分配,一般为团队负责人,具体名额另行通知。

  培训以专题讲座方式进行,主要围绕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必备技能和实用技巧展开。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获准结业、颁发证书。负责人未获准结业的团队将取消立项资格。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分为四讲,每讲一个半小时。

  第一讲主要针对社会实践的前期工作。包括:社会实践分类选题的基本特点与切入、立项准备,社会实践基本方法,着重介绍访谈提纲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式;

  第二讲主要针对社会实践的开展过程。包括:社会实践的团队建设、组织开展、沟通技巧、安全保障和基本礼仪,摄影、摄像方法技巧;

  第三讲主要针对社会实践的后期总结。包括:社会实践总结过程中的实用文体写作,实践总结成果的具体要求。着重介绍学术论文、通讯稿写作的基本结构、技巧和要求;

  第四讲主要进行优秀案例的分享展示,对接今年社会实践的主题,从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和校友走访等类别中各挑选一个往届优秀团队进行汇报展示,重点分享感悟和心得。

  三、日程安排

 

  日期

 时间(提前15分钟进行签到)

  内容

  中关村校区:6月7日

  (设计学院报告厅)

  良乡校区:6月8日

  (综合教学楼报告厅)

  

  8:30—11:30

  第一讲:大千世界 追根究底

  共话实践 锦囊妙法

  2:00—5:00

  投文问路 落笔有神

  经验共享 疑义与析

  

 

       附件4: 材料学院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支持办法

  为了提升我院实践团队的社会效应、扩大影响力,鼓励更多同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特制定社会实践项目支持办法,具体如下:

  一、学院支持

  (一)院级立项

  1.数量:若干

  2.立项金额:500元/团—1000元/团

  3.评选说明:由学院社会实践评审小组根据申报情况确定各实践团的立项等级和立项金额。

  (二)获得校级项目的团队

  1.数量:学校评审确定

  2.立项金额:校级品牌项目   3000元/团

  校级项目       2000元/团

  3.评选说明:学院根据立项情况,最多可推荐两支实践团队参与学校“品牌团队”和“校级团队”的申报。填写《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申报书》(附录3)。

  二、学校支持

  (一)品牌项目

  1.数量:8个(全校)

  2.立项金额:3000元/团

  3.评选说明:支持已经在固定实践地或以相对固定的实践方式开展活动三年(含)以上,并在实践内容和方式上有所创新的团队;或活动不满三年,但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团队。

  (二)校级项目

  1.数量:15个(全校)

  2.立项金额:2000元/团

  3.评选说明:支持条件成熟、计划详实、可操作性强、预期成果丰富、指导完善的团队。

  二、评定流程

  (一)申报

  我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自由组队,以团队为单位自由申报,按要求提交材料。如团队中有其他学院学生,只要团队队长为我院学生,也可参加我院实践项目申报。

  (二)院级立项

  6月6日前,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评审小组针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准予院级立项,并确定立项经费等级。由学院团委登录学校社会实践申报系统(http://xtw.bitss.com.cn),统一将院级立项进行网上申报。并从中推荐两个项目参加学校“品牌项目”和“校级项目”的申报。

  (三)学校评审

  6月20日前,学校指导中心邀请专家对学院推荐的“品牌项目”和“校级项目”进行评审、评议,确定入选团队及类别,对入选团队进行重点培育并给予相应经费支持。评审采用分级评定,申报“品牌”未通过的项目可自动进入“校级”项目的评审。“世纪杯”培育项目经费支持办法和结果另行通知。

  备注:如立项团队未能按时提交实践成果或未通过评审,将取消其团队成员参加学院各类实践活动的资格。

  如入选学校“品牌”或“校级”项目的团队未能按时提交实践成果或未通过评审,将取消学院团委先进工作单位奖评选资格。

 

 

  附件5:材料学院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展示说明

  一、总结交流时间

  2014年9月5日—22日

  二、提交方式

  9月15日前,所有实践团队按照下述要求提交材料,文档、照片等材料直接提交至bitmsetw@163.com。视频材料拷贝至5#536学生工作办公室。

  三、提交材料

  (一)基础材料

  1.团队通讯一份(附录4),不少于4000字。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实践活动全貌。要求内容详细深入、注重思想意义、强调形象生动、突出评论性。通讯质量将作为评选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的重要依据;

  2.有代表性的活动照片5张以上,其中必须有一张包括全体实践成员及带队老师的在实践地明显标志前的合影。要求分辨率在1280×960以上,存为JPEG格式,文件名应体现照片内容,例如“队员在XXX地中心广场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所有照片统一压缩后上交。

  (二)分类材料

 

  主题类型

  提交成果形式

  提交成果要求

  传统文化教育

  鼓励带回相关实体,或学习相关文化技艺等进行现场展示

  展示和弘扬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专题社会调研

  调研报告

  主题突出,数据详实,分析合理,正文不少于5000字

  志愿公益服务

  视频形式的团队活动记录及帮扶成果,可附加文字说明,时长5~7分钟,存为FLV格式

  主题明确,概况性体现社会实践过程和帮扶成果。注重实践意义及感悟,避免单纯的过程录制和照片展示

  深度体验观察

  视频形式的体验感受,可附加文字说明,时长5~7分钟,存为FLV格式

  主题明确,体现体验过程和个人思考。注重实践意义及感悟,避免单纯的过程录制和照片展示

  探寻校友足迹

  校友访谈记录

  格式正确,记录详实生动

  (三)选交材料

  1.团队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意见反馈表(附录5);

  2.当地领导或者知名人士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题词、接收单位评语;

  3.接收单位关于建立实践基地的反馈表(附录6);

  4.媒体相关报道,需提供链接和截图;

  5.实践活动视频等其他资料。

  四、成果交流

  9月16日至9月22日期间,学院组织召开2014年暑期实践交流评比会,各实践团要全面展示社会实践团队的风采及实践内容,突出团员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未参加交流评比的实践团将取消评奖资格。

 

 

  附件6:材料学院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奖办法

  为深入开展北京理工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展示实践团队风采,宣传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发挥榜样的作用,达到以评促建的效果,特制定本办法。具体如下:

  一、评比时间

  2014年9月16日—10月27日

  二、奖项设置

 

  奖 项

  名 额

  特等奖

  立项数的10%

  一等奖

  立项数的20%

  二等奖

  立项数的30%

  三等奖

  立项数的40%

  优秀实践团员

  若干

  优秀指导教师

  若干

  二、评奖办法

  (一)提交总结材料:2014年9月5日—9月15日

  9月15日前,各团队提交总结材料,学院团委初步审核

  (二)交流评比: 2014年9月16日—9月29日

  9月22日前召开交流评比会,所有实践团进行现场答辩,评选产生院级奖项。除了“品牌”和“校级”项目外,再按比例推荐部分实践团参加校级评审。

  (三)校级评审:2014年9月30日—10月27日

  9月30日—10月10日,社会实践指导中心对各基层团委、团总支推荐的团队材料和“品牌”、“校级”项目进行初步审核,按照评选标准进行筛选,选取材料合格的团队进入下一环节。10月11日—10月16日,对传统文化教育团队的成果进行现场展示并投票,对志愿公益服务、深度体验观察团队的视频进行网络展示并投票,投票结果按照比例计入相应类别的评选成绩中。10月17日—10月27日,审核通过的团队按照评分标准,分类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品牌项目”和“校级项目”团队:按照分类与学院推荐团队一同匿名评选,若未获得三等奖(含)以上则视为未通过审核,取消所在单位“先进工作单位”评选资格;

  各基层团委、团总支根据名额推荐优秀指导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实践团员(附录8-10),提交相应表格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特等奖评选:获得一等奖的团队在社会实践活动表彰大会上进行展示,由现场评委进行评定,评选出特等奖3名,其余仍获一等奖。

  三、评分标准

  (一)优秀团队

  传统文化教育="0.4×通讯稿+0.5×展示投票+0.1×社会影响力+其他;

  专题社会调研=0.3×通讯稿+0.5×评委打分+0.2×社会影响力+其他;

  志愿公益服务=0.3×通讯稿+0.4×现场答辩+0.2×展示投票+0.1×社会影响力+其他;

  深度体验观察=0.3×通讯稿+0.4×现场答辩+0.2×展示投票+0.1×社会影响力+其他;

  探寻校友足迹=0.4×通讯稿+0.5×评委打分+0.1×社会影响力+其他。

  标准1.通讯稿(满分10分)

  团队通讯稿电子版一份,不少于4000字,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体现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包含立项思考、组团准备、立项策划、实践准备、实践过程、活动收获与不足等,重点体现实践过程经验总结,成员心得分享,团队组织思考等。

  通讯写作方法可以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自己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

  标准2.评委打分(满分10分)

  1.调研报告(专题社会调研提供)

  (1)调研报告的中心思想契合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

  (2)报告形式新颖,格式规范,恰当运用数据、图形和图片;

  (3)调查报告、调研论文或其他形式的实践成果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和学科专业性,并能为实践地切实解决问题,有实质性的成果体现在作品当中;

  (4)报告内容:标题准确、精练、概括性强;摘要能准确概括调查报告内容和结论;有明确的调查对象,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调查方法正确,数据丰富可靠,分析方法正确;结论精练明确,专业性强,有现实意义;报告语句通顺,逻辑性强;报告参考文献准确、全面;社会实践过程清楚,与调查报告联系密切。

  2.访谈记录(探寻校友足迹提供)

  (1)实践成果的中心思想契合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

  (2)记录形式新颖,格式规范,恰当运用数据、图形和图片;

  (3)需记录采访全过程,有详细的文字稿,照片等。成果呈现需具有逻辑性和教育意义。通过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成功经验,激发在校生的爱校之情、兴校之心,指导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标准3. 现场答辩(满分10分)

  1.主题契合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能够广泛深入的展示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从选题角度、展示形式,成果体现方式等各方面体现创新性,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考察实践活动受众范围,社会影响力,社会现实体现程度和理解深度等。

  标准4.展示投票(满分10分)

  传统文化教育类实践成果展示形式依据最终提交的成果形式和数量决定,鼓励以各种创新形式展示成果,鼓励带回相关实体,或学习相关文化技艺等进行现场展示、表演和教学等。志愿公益服务和深度体验观察类以视频作为展示。

  标准5.社会影响力(满分10分)

  1.建立了与实践基地的合作意向,实践活动反馈表中,当地单位党团组织对团队有较高的评价,得3分。

  2.在实践过程中主动与地方媒体(报纸和电视)联系,媒体对团队进行正面报道(主要依据报纸、录像等图文资料以及有媒体单位盖章的采访证明)。在省级(含)以上媒体上公开发表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报道一次,得10分;在地市级(含)以上媒体上公开发表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报道一次,得5分。上交材料时,宣传报道须提供相关清单和证明材料(报道文章原件、广播电视的录音录像等)。在校内媒体报道:学院网站一次得3分,学院官方微信和微博发布新闻一次得1分。

  标准6.其他(满分1分)

  指导老师随队或其他突出成果。

  (二)优秀指导教师

  颁发给随团指导实践活动,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评奖标准如下:

  1.实践过程中带领团队、指导实践活动;

  2.能够及时、妥善处理团队内突发事件;

  3.能够协调好与接待单位的关系;

  4.能够有效指导团队开展社会实践,并取得丰硕成果;

  5.对团队整理、展示实践成果进行一定的指导。

  (三)优秀实践团员

  颁发给在实践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实践团成员。评奖标准如下:

  1.在活动中不辞劳累,热心助人;在活动中重视集体,积极磨合不同个性队员之间关系,缓和分歧或纠纷;

  2.圆满完成实践任务,对团队工作尽职尽责,对团队做出积极贡献;

  3.有意识地培养个人社会化技能,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4.实践论文或者调查报告质量较高,对学科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成果展示交流等相关活动。

  四、其他说明

  (一)学院奖项

  1.获得学院优秀实践团的团队及个人均可获得荣誉证书;

  2.学院特等奖团队奖励1500元,一等奖团队奖励1000元,二等奖团队奖励800元,三等奖团队奖励500元。

  (二)学校奖项

  1.所有获得学校优秀实践团的团队及个人均可在暑期社会实践表彰大会上获得荣誉证书;

  2.获得学校奖励的实践团队的成员,在成绩单中记载1个学分,并给出相应的成绩等级;

  3.先进工作单位、获奖实践团队将获得经费奖励和支持。其中:先进工作单位奖励3000元,特等奖团队奖励3000元,一等奖团队奖励2000元,二等奖团队奖励1000元,三等奖团队奖励800元。

 

 

  附录1:实践地联系证明

  附录2:个人责任书

  附录3:重点团队立项申请表

  附录4:通讯范文

  附录5:活动意见反馈表

  附录6:接收单位关于建立实践基地的反馈表

  附录7:学院团队推荐表

  附录8:先进工作者申报表

  附录9:优秀实践团员申报表

  附录10:优秀指导教师申报表

  附录11:团队立项申报表

相关附件